中南民族大学bbs论坛

标题: 服务好民族地区 抓好“一把手工程”——中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侧记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jie73oo    时间: 2017-8-15 17:12
标题: 服务好民族地区 抓好“一把手工程”——中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侧记
点击上方“中国民族”订阅我们!“大学四年,我深受母校老师的贴心关怀与指导,毕业后选择留在武汉这座热血沸腾的城市发展,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成为了能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的人。感谢母校!”
——2016年,来自新疆和田的维吾尔族小伙子阿卜杜麦麦提·阿力木从中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通过湖北省选调生选拔考试进入武汉市洪山区委组织部工作,目前正在辖区的街道办事处锻炼。
“在西藏,虽然暂时的收入还不高,但只要人生过得有价值,每天过得有意义,我就感到非常满足、心安了!”
——八年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毕业生王东海因为看到校园里悬挂的宣传标语,萌生了到西藏工作的念头。去年他担任德吉林镇镇长,成为日喀则市仁布县最年轻的乡镇长。
“在老师们的建议下,我们拿到了80万元的天使投资,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希望我们能把项目一步步做大,做出一款专属APP,将来再成立相关服务领域的公司。”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苗族学生许云栋是学校的“创业明星”。2016年夏天,即将毕业的他创立了“聚哈子”创业项目,专做大学生聚会服务。
每年,都有近6000名像阿力木、王东海、许云栋这样的青年学子从中南民族大学毕业,走上他们所钟爱的工作岗位。四年前他们从祖国各地相聚在南湖湖畔,四年后他们带着母校的嘱托奔赴远方。
作为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并由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综合性普通高校,中南民族大学在招生就业工作中不仅积极服务民族地区,保持民族特色,同时也在高校人才培养之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风采。

▲中南民大校园一角
面向民族地区的“招生倾斜”
作为民族类高校,中南民族大学一直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地方,面向全国,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的办学宗旨,这一点在近年来的招生工作中尤为凸显。
每年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通过向西部地区、武陵山片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主动探索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新模式,真正做到了发挥高校特点及优势,助力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工作。以学校对口支援的武陵山片区为例,“十二五”期间,学校累计录取武陵山片区考生4108人。仅2016年就录取了981人,占全校招生人数的15.48%。2017年,学校面向武陵山片区的本预科招生人数还将适度增加。
在招生录取时,学校将教育部允许的预留计划投放到少数民族生源较好的地区,2016年更是将教育部允许的预留计划全部用于录取少数民族考生。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哈尼族姑娘石春兰,四年前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到武汉,到中南民大读大学,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爱。”与弟弟相依为命的石春兰,因为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即将毕业的她已经加入了求职大军当中,“先工作,后考研。先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变好,报答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好心人,等有机会了一定再回学校来读书!”
在招生宣传方面,学校积极选派干部队伍赴民族地区进行招生宣传,同时逐步推进在民族地区中学和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中学设立中南民族大学励志奖学金,挂牌优质生源基地。自两项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已经在贵州、湖北、广西、西藏等省区的21所中学建立了“优质生源基地”,19所中学设立了“励志奖学金”。其中,优质生源基地实现了对全国五个自治区的覆盖,为学校招收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近三年的招生录取统计数据来看,学校录取新生的少数民族比例和生源质量都在逐年提高。
▲援藏毕业生王东海向当地群众学习藏语
重点服务好少数民族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中南民族大学的“一把手工程”、民生工程。目前学校的在校生中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学生,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工作在这项“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积极拓宽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范围,组织力量加强与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政府、用人单位联系,邀请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来人来函招聘毕业生,优化就业服务“供给侧”。与此同时,学校加大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家乡、到民族地区就业,特别是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和岗位上去发光发热。
2017年3月,新疆吐鲁番市事业单位受邀来到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为新疆籍学生和有志于扎根新疆的毕业生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西部就业情况的机会。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处负责人表示:“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招生就业处一直在苦练服务内功,增强服务本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把就业服务‘供给侧’做细做实做好。”
每年毕业季,学校都会组织新疆籍、西藏籍及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毕业生座谈会,通过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他们在求职当中遇到的困难和所需要的帮助。除此以外,通过开办少数民族毕业生公务员培训班、考研辅导班、职业训练营等,加强学校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求职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培训班对我们这些备考的学生来说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提高了复习效率还增强了大家必胜的信心”,珞巴族小伙子波落在为期8天的公务员培训中收获颇丰,少数民族毕业生公务员培训班也是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中反响最为热烈的项目。
近两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当年9月1日)在90%以上,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当年9月1日)达88.64%,稳中有升,总体就业状况良好。每年,中南民族大学校园里都会涌现许多少数民族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首个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藏族学生桑吉措,有“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土家族博士生李军,有“全国自强之星”侗族创业学生陆居权,还有获得全国演讲比赛和法国杯演讲赛金奖的维吾尔族学生伊利米努尔……正是因为他们的优秀,才让学校看到了新生代少数民族学生的无限未来。
▲学校实践教学掠影
让每个学生都有好未来
目前,中南民族大学约有在校生27000名,其中的6000名学生今年仲夏将从学校毕业,如何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获得更好地发展,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是学校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在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同时也获得了学院宝贵的推免机会,让我可以到新的平台实现自己更高的追求和目标,也让我更加珍惜先苦后甜的快乐。”每次谈起自己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经历时,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邵帅总是心怀感恩。像邵帅这样在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是越来越多中南民大学子们的选择。为了助力学生考研,学校一方面加大了对相关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与投入,组织校内外师资力量,免费向考研学生开办英语、数学考研基础课程辅导班,依托相关学院举办考研政治辅导班,提高考生们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学校增加了考研信息服务,通过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他们报考、调剂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帮助。除此以外,学校出台的本科学生升学工作奖励办法已经成为各学院做好升学工作的强劲动力。近年来,学校的升学出国率也得到稳步增长,让学生融入国际教育环境,拥有国际化成长机会,成为了学校做好毕业生工作的一次新尝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大学生创业在中南民族大学校园里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处、创新创业学院已经将“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
美术学院2012级学生姚发借助学校提供的启动资金,开发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学车的应用软件“享学车”,在学校的创业孵化器里种下了梦想的第一颗种子。如今,已经毕业的他正带领着团队意气风发地走在创业的征途上。
2013级美术学专业的学生严芮圻提交的“大学生原创艺术品交易平台”项目在第三届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赢得青睐,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和她所带领的创业团队获得了“创业之星”称号。创业初期,在学校无偿提供的展馆里,严芮圻和团队举办的展卖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这次展卖会坚定了她成为一名创业者的信心。
在学校以创业促就业的思路背后,是学校倾尽全力守护每一个学生的梦想的不变初心,是学校在为学生的每一个可能的未来保驾护航。
除了重点亮点工作外,学校日常的招生就业服务工作更为繁复。每年学校要组织人员赴用人单位调研,回访企业和毕业生,加强校企合作和毕业生培养质量反馈;根据特殊群体的特点,着重开展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推荐的“一对一”帮扶措施;不断完善就业信息员制度,聘任毕业生为就业助理,搭建好信息互通桥梁;每年举办大、中、小型专场招聘会300余场,缓解学生求职压力;组织10多个市场调查组,赴江苏、广东、北京等求职热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市场调研,同时到西部民族地区推荐毕业生。多付出多回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都在98%以上。
服务学生,唯有用心用情,方能收获桃李天下,满园芬芳。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朝鲜 、英 六种文字出版用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创办于一九五七年国家级新闻月刊权威报道中国民族的中国民族 杂志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小贴士2017年度六种文版杂志订阅进行中……邮发代号:汉2-91. 蒙82-237. 维58-117. 哈58-118. 朝82-392. 英2-67.订阅热线:010-64255498/58130878
关注我们《中国民族》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扫码订阅!




欢迎光临 中南民族大学bbs论坛 (http://www.lengdongren.cn/) Powered by Discuz! X3.1